清穿之技术宅太子_第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节 (第3/4页)

迷惑不解的这番话,忍不住的想笑。她也没忍着,捂着腰,肆意的大笑。当然以阿茹娜格格这个年纪,宫女太监在后面听着看着,也只是觉得,这位小格格好活波,笑起来声音清脆好听。

    ??这位太子殿下,真的是···哈哈哈,皇上他根本不想同意啊,只是碍着你才会说去考虑一下。没有大阿哥,怎么吊住纳兰·明珠那个精明的老家伙?哈哈哈,没有明珠大人,怎么制衡赫舍里家和佟家?

    ??笑着笑着阿茹娜小格格又有点儿心酸,上辈子的那些兄弟,一开始不都是被皇阿玛引着才都生出胆量希望,开始争斗的吗?可笑他们当时都身在被安排好的棋局中,傻傻的顺着皇阿玛的意思做一颗棋子。

    ??现在的太子殿下既然有才华勇气和胆识气魄跳出皇阿玛画的圈圈,真正的兄友弟恭,友爱兄弟,那她就给推一把!

    ??哈哈哈,想想就觉的刺激,今儿个进宫真的是来对了。

    ??小太子安静的站着一傍,听着小格格哈哈哈的大笑,他听懂了小格格笑声里的悲愤凄凉,难免的跟着她心酸难过,心里有了些后悔。

    ??他作为一个外来之人,只是看了史书记载的寥寥几笔,并不能切实的体会到当事人阿茹娜格格的感受,可是刚刚他把自己的纠结疑惑都摊给小格格,是不是有点儿欠缺考虑,冒失了些?

    ??越想越愧疚,于是胤礽就抬手抱拳,弯腰,郑重的给正哎吆哎吆揉肚子的阿茹娜格格施了一礼。“让格格如此伤心,是孤没考虑周全。孤给格格道歉,希望格格能开心一些。”

    ??阿茹娜小格格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愣愣的看着小太子,不言语。

    ??她想,他明白了为何上辈子那个心狠手辣,为了大清国算计每一个亲生儿子的康熙皇帝,这辈子却会对着这么一个外来的儿子心慈手软,对于其他儿子们的安排,也开始了“考虑考虑”。

    ??第59章 电

    ??京城二月初的阳光, 不急不缓,清清爽爽的挥洒在阿茹娜小格格的藕荷色羽绒小旗袍上, 舒展有礼,安静温煦, 却好像小太子这些不经意间的举动一样,就那么悄悄然的浸透到人身体的五脏六腑之内,让全身的骨头都发出懒洋洋的,熨帖的气息。

    ??这种温度,真是让人贪恋着迷。

    ??数百年来愈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古藤萝,在这长满奇花异草, 古柏老槐的御花园里,自得其乐的沙沙作响,随风舞动着的叶片, 在小太子弯下的脊背上,晃动着它们那一团团斑驳的阴影。

    ??小格格想说什么, 却又感觉两辈子来熟记于心的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竟是全然没有帮助, 脑袋里一片空白, 只有干巴巴的一句:“太子殿下,今儿天真好。”

    ??虽然有些不明白,但是胤礽察觉到阿茹娜格格整个人都已经平静下来了, 就放心的微笑起来:“格格喜欢就好。”

    ??“格格,皇阿玛说你在家帮着额娘管家理事,最近不大方便进宫。孤会尽量和皇阿玛争取, 多一些机会出宫,到你的“抄写房”帮忙。格格有任何需要孤相助的地方,都请遣人来告诉孤。”

    ??古华夏最早的新闻“报纸”,出现在汉朝时期。随后缓慢的发展,唐朝时期设立专门的进奏院,向各级官员和藩王们下发邸报,也就是“抄报”。

    ??到了宋明时期,抄报,印刷报都逐渐的发展起来,明末的时候甚至在民间出现了抄录邸报的“京报”。

    ??可是不管是官方的邸报,还是现在已经被满清政府认可的民间“京报”,内容都是以各位大臣们的奏折和谕旨为主,是朝廷向地方传播朝政各项信息的工具,也是当朝统治者控制各阶层老百姓思想的手段。

    ??满清入关以后,在京城的东华门外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起名叫“抄写房”,官方的报房每天派人去那里抄取内阁大臣们准备好的资料,也就是“宫文书”。报房拿到资料以后即刻排版印刷,单页没有封皮,晚上就派人给京城各个门的官员们送阅,因此被形象的称呼为《宫门抄》。

    ??《宫门抄》除了把朝廷政事,动态和谕旨等全部照本印刷以外,为了加快印刷速度,对于字数太多的奏折则是只选取几个主要的段落刻印。

    ??而《京报》则是不光抄录《宫门抄》,还会把所有的奏折都完整的刻印,这样自热就很耗费时间和纸张,因此是晚间完成印刷装订,双页对折有封皮,次日发行。

    ??目前京城大约有十家报房,每天都忙碌不停。大清境内的各地方上一般都有一两家报房,直接抄录的《京报》,在当地发行。

    ??现在小太子既然要办新式报纸,又得到了康熙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支持,当然是直接采用目前现有的刻印,送阅,传递渠道和发售渠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